冷系统四大件
是压缩、冷凝器、蒸发器、膨胀阀 (毛细管 )。
辅助设备
四通阀、复式阀、单向阀、电磁阀、输出压力调节阀、压力开关、压力器、储液器、汽液分离器、油分离器、集油器、自动开关、干燥过滤器、温度器和汉中干式变压器等部件组成。经过蒸发、压缩、冷凝、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。
一、压缩
作用:是用来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设备。
分类:容积型和速度型 。
容积型:是活塞式、螺杆式、滚动转子式。
速度型:目前常用的是离心式压缩 。
容积型:分为“开启式、半封闭式、全封闭、旋转式、涡旋式、螺杆式压缩 。
涡旋压缩:高能效比,可靠性,耐液击和容忍微量杂质;内置电断路装置 ;低噪声、低排气脉冲 ,独立的御载启动设计。
螺杆压缩:没有余隙容积,采用滑阀调节构。排气温度低。排气温度一般在100度以下,对湿行程不敏感,滑油系统相对复杂
转子加工精度要求高。
二、冷凝器
作用:输出热量并使制冷剂得到冷凝。
分类:水冷壳管式(立式和卧式);空冷式(空气受迫运动和空气自由运动 )蒸发式 。
三、蒸发器
作用: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汽来吸收被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 。
分类 :根据被冷却介质的不同,可分为冷却液体类和冷却空气类。冷却液体类又分为壳管卧式蒸发器(干式蒸发器),螺旋管式蒸发器。
壳管卧式蒸发器特点:干式蒸发器与壳管式冷凝器相似,所不同的是制冷剂在管内蒸发,冷冻水在管外流动,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在管内质量流速一般在180~200kg/㎡.s,流程数为4~6。
四、膨胀阀
作用:是用来调节制冷剂流量,它既是流量的调节阀又是制冷装置中的节流阀。是随蒸发器压力和出口的过热度变化而动作。
膨胀阀的组成:感温包、毛细管、膜片、定压弹簧、节流针及调节螺丝。
膨胀阀的分类:根据膜片下的压力引出点不同,分内平衡式与外平衡式 。
区别:内平衡式、蒸发压力从阀体的内部引出,外平衡式、平衡压力从蒸发器出口处引出。因此对于阻力损失大的(冷量较大)蒸发器均选用外平衡式膨胀阀。
润滑油的作用
1、降缩的摩擦功摩擦热和零件的磨损。
2、带走摩擦热量使摩擦零件的温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。
3、使活塞环和气缸镜面间、轴封摩擦面等密封部分充满滑油以阻挡制冷剂泄漏。
4、带走金属摩擦表面的磨屑。
5、利用油压作为卸载构的。
注意:各种型号的润滑油运动粘度、凝点、浊点不同,所以不同型号的润不能混用。添加冷冻油时应注意牌号不同的冷冻油不能混用。
排气管的连接
从压缩排气阀至冷凝器(或油分离器)的管段应有1%的坡度向冷凝器(或油分离器)。
回气管的连接
回气管的连接要防止在开压缩时有湿蒸气进入气缸,同时要考虑到润滑油从蒸发器顺利流向压缩。安装时从蒸发器到压缩的吸气管要有0.5%~1%的坡度坡向压缩。蒸发器布置在压缩上方时,应在蒸发器上侧设置倒“U”形管,以防止开时液体进入压缩而引起液击。
制冷系统的查漏
检漏的方法:压力检漏、真空检漏、充液检漏三种方法,本文主要讲前面两种检漏。
目的:是将系统中的水份与不凝性气体排出,以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。
压力检漏:在制冷系统中充入压缩空气(干燥)或氮气,用肥皂水进行检漏。将肥皂水用棉纱布涂于被检部位并进行仔细观察,若有气泡出现表明该处有泄漏。
真空试漏:采用真空泵做真空试漏。在压缩的工艺管上或回气管上接上带表的三通修理阀,三通修理阀接头用耐压胶管与真空泵相连。开启真空泵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停止运行,观察几分钟,检查压力是否明显回升。
制冷系统正常的标志
1、压缩启动后应无杂音运行平稳,各保护原件应能正常工作。
2、冷却水、冷媒水应足够,水压应不小于0.12MPa,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,冷却水温一般在32℃左右。
3、对活塞压缩而言,油泵出口压力应比吸气压力高1.5~3kg/C㎡,对螺杆压缩而言,油压应比排气压力高0.5kg/c㎡以上。油温不应低于70℃且油不起很多的泡沫,油面不低于油镜的1/3处。
4、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5~15℃,正常运行时吸气温度不宜超过15℃,对于空调系统来说,蒸发温度比被冷却介质温度低5℃左右,对于冷藏装置而言吸气温度比被冷却介质温度低10~15℃左右为宜。
5、排气温度不宜超过115℃。压缩正常运行时,冷凝压力不超过1.4MPa(对水冷组而言),对空冷却冷凝器而言冷凝压力不超过1.95WPa。
6、对装有自动回油装置的系统而言,自动回油管应是时冷时热,液管过滤器前后温度应无明显的温差。对装有贮液器的系统而言,制冷剂液面不低于此液面指示器的1/3处。
7、气缸壁不应有局部发热和结霜情况,空调产品,吸气管不应有结霜现象,对于冷藏产品而言:吸气管结霜一般结至吸气阀口为正常。
8、运行中手摸卧式冷凝器应是上热下凉,冷热交界处为制冷剂的界面,油分离器上热下部不太热,冷热交界处为油的交界面。
9、膨胀阀的阀体结霜、结露应均匀,(空调系统中不应结霜)但出口处不能发现有浓厚的结霜,液体流经膨胀阀时只能听到沉闷的微小声音。
10、在一定的水压、水量的条件下,进出水应有明显的温差,一般温差为3~5℃。
11、系统中不应有泄漏、渗油的现象,各压力表指针应相对平稳,压缩电流不应大于额定电流,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Ω。